精選文章

『光禾華德福』令爸媽心痛的事...1

看見之外。光禾華德福

光禾華德福在2015年12月初爆發前後跨三個學年度的體罰事件,事件至今已經8個多月。

過程中,學校曾找了華德福教育圈中的資深前輩到校置入性分享;也有聽聞光禾發生體罰事件的其他前輩,聽信光禾團隊核心刻意模糊事件的對外說詞,就在不清楚事件樣貎的情況下,先站好立場,維護校方,怪罪家長:「家長要閉嘴」、「聽說家長想把老師趕走」、「家長要支持老師」等等,不知道八個月下來,這幾位前輩有不一樣的看見嗎?還是依然把自己超然獨立於整個社會之上?自恃走在人智學的道路上,自認擁有清明的意識?仍然認為無法認同校方的家長看不清事件的本身和它的靈性意義?慶幸的是,因各種種因緣捲入事件的前輩之中,仍不乏態度開放,沒有預設立場,展現道德勇氣,盡自己所能提供適切的協助。

光禾華德福的體罰事件與後續衍生的風波,在台灣華德福教育是一段無法抺去的歷史。華德福教育的前輩、光禾的老師與家長如何能不去了解事件的真實樣貎,面對它呢?還是殘酷地說「這是必經之路」?

台灣從2006年底正式通過「教育基本法」的「校園零罰條款」,實驗教育體制的光禾華德福卻開倒車,變成教育的死角。光禾不但無法預防體罰事件的發生,事情發生了還處理得亂無章法,一再以欺瞞、模糊焦點的手法應對,惡意攻擊受體罰學童的家長,放任社群成員霸凌受體罰學童的家長。在華德福教育圈,有相當比例的離校家長被校方形塑成「有問題的家長」,家長或孩子稍有什麼狀況,尤其在校方得知家長準備將孩子轉走時,都可能被放大解讀或標籤化,把孩子與家長推得更遠,雙方對立得更嚴重。

從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底,光禾一共走了15個孩子,佔了原來全校人數的1/3至1/4,幾乎都是因為體罰事件衍生的風波,而不想讓孩子在充斥著謊言紛擾的教育環境受教,決定轉頭離開;甚至連曾經表示「打死不退」的家庭也退了。學校學童的父母之中,原本有不少留歐留美歸國人士,在這一波離校潮後,只剩零星一兩家留美回國的家長。校方眼中的異己,接近一次清除完畢。

父母是天然教育者,老師是文化的教育者。有家長為了維護老師,不問是非,只有立場的情義相挺,居然將兩種身份混為一談,甚至有家長在情急之下不惜自陳:「我在家也會打小孩」、「我有時也會對小孩做不好的事」…。沒有人不會做錯事,大人會打小孩是找不到其他辦法了。

身負混齡班主帶,班上又有太高比例的特殊需求的孩子,老師守不住教育的底線,沒有足夠的支持,一錯再錯。然而,老師終於勇敢認錯道歉時,家長也選擇原諒老師,雙方達成和解。體罰學生的老師能不能在短時間內回任,是校方應以專業面向評估考量,而不是再一次形塑成班上多數家長同意,老師就能回任,排擠掉有意見的家庭。這位曾犯了錯的老師,給予足夠的專業支持,充足的休養,還是有機會成為一個好的老師。情急的家長,亂了方寸的校方,在計算利益得失之間,創造了對老師的回歸極為不利的條件而不自知,反而可能讓老師難以再回任。

當每個人的靈魂映照出社群整體的樣貌,而社群活出每個靈魂的力量時,健康的社群就已形成。(魯道夫•史代納)

如果光禾是行走在人智學道路上的華德福學校,相信你們可以體認,你們的所作所為是整個社會共同承擔,從光禾受傷、受影響離開的孩子,大部份都回到體制學校,由新的學校和他們的家庭繼續支持著他們。華德福教育不獨立於整個教育體系之外,即使我們的孩子已離開光禾,但我們仍互有關連。但願光禾的老師、行政團隊與家長們真實且深刻的看見自己!

2016年春季離校的前光禾家長
Alexandra Chang